“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巾帼科普”学术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近日,在北京国家科技传播中心,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成功举办了2024年年会暨学术论坛。
作为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17次学术年会的第一个分论坛,此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巾帼科普:科技赋能与社会行动”为主题,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孟令耘、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党委书记刘亚玫,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原副主任、一级巡视员、中华女子学院荣誉教授张立、山西妇女研究会会长王兰、全国三八红旗手、青岛海丽雅集团董事长张旭明,《科技创新与品牌》杂志社社长宋文芳、张家口科协副主席宋国艳、中共河北涿鹿县委书记路国云、广西右江商贸学校副校长马玉林(代表文秀巾帼励志班)等各级领导、各领域的妇女代表以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清华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书报资料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介与传播学院、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印刷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全国妇联妇研所、广西妇干校、中华女子学院等高校的专家和师生代表80余人线下线上出席和参与了论坛。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副理事长、秘书长孟令耘在致辞中强调了党和国家对科普事业的高度重视,高度肯定了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推动女性科技传播方面取得的成绩。巾帼科普工作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性别平等和提升全民科学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书记刘亚玫在致辞中表示,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巾帼科普——科技赋能与社会行动”这一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前瞻性,是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决策部署的具体行动,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务实举措。她指出,妇女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做好巾帼科普工作具有深远意义。学院在全国妇联领导下,一直致力于推动妇女科技教育,通过开设相关课程、举办科普讲座、组织科普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普能力和社会责任感。她强调,本次论坛将深入探讨新时代男女同行推进科技强国之路需要关注的一系列重要议题,也将共同见证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的组织建设成果,共同探讨妇女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与行动等等,必将为我们带来新的思想启迪和实践指导,共同为巾帼科普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她表示,会议专门邀请广西文秀巾帼励志班参与,是落实全国妇联相关工作要求,为女性人才培养提供的一个崭新思路。
主旨演讲一环节,由中华女子学院教授、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臧海群主持。演讲嘉宾分享了“蓝皮书的权威性传播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男女同行科技强国之路的新时代故事”“百年缆绳王国与民族科技力量”“妇女在科技创新和普及中的作用与挑战”“科学家精神,讲述天文学家叶叔华的故事”“助力学者研究,加速学术传播——‘哲社主文献’平台和‘哲社预印本’平台的功能定位”“媒介技术变迁中的女性性别建构:从去性别化到再性别化”“妇女科技传播实践与思考”等故事和研究成果。
主旨演讲二环节,由中央民族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张垒主持。深入探讨了女性在科技、媒体和教育领域的多重角色和贡献,以及科技传播中的女性形象和参与度。演讲嘉宾分享和讲述了“融合新闻发展与性别平等传播”“女性权益报道的误区规避与框架转换”“女性科学智慧与近代民族国家现代化进程”等故事和成果。
圆桌论坛环节,聚焦妇女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与行动以及数字赋能在妇女科技传播中的应用,与谈嘉宾包括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和学者,分享了各自的见解和经验。
圆桌对话环节,以妇女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与行动为主题,嘉宾们就妇女在科技传播中的角色、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行动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赋权进行了深入讨论;以数字赋能在妇女科技传播中的应用为主题,嘉宾们探讨了数字技术如何为妇女科技传播带来新机遇,以及如何利用数字工具和平台提升妇女在科技领域的可见度和影响力。
论坛最后,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馆长、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燕凌总结了论坛成果,中国教育电视台总编室主任、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李群宣布了优秀论文名单并颁发了获奖论文证书。
论坛由中华女子学院(全国妇联干部培训学院)与中国科技新闻学会联合主办,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妇女科技传播工作委员会、中华女子学院科研处承办。
责编/贾婧媛
手机体验
微信公众号
微信小程序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