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第一看点

建平台、强主体、优生态 石家庄市栾城区激活科技动力源 点燃发展新引擎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年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培育创新主体,持续提升“强科技”对“强工业”的嵌入度和牵引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全省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监测评价连续五年保持全省A类县区。荣获河北省装备制造产业名区。

建强创新平台,构建科技创新新动能

全面落实惠企政策。召开科技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奖补工作会议,奖励涉及创新主体培育奖、创新平台建设奖等17大类160家企业,发放奖补资金2916万元。今年上半年,争取省市科技支持资金1421万元;技术合同成交额227.56万元;吸纳京津技术合同成交额4219.6万元。积极搭建校企桥梁。密切科研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西安交通大学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石家庄分中心优势,发布科技成果120项,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20项,举办了创新发展暨“产学研”深度融合企业家座谈会、技术经理人培训班、食品产业科技成果发布会、科技成果面对面栾城站、市县携手科技赋能培训班等活动11场次,推动校企产学研用进一步融合。深入开展政策宣讲。牢固树立“企业至上、企业家至上”理念,编印了《服务企业一卡通》《规上工业企业创新档案》,组成4个宣传小分队,深入企业开展“一对一”政策宣讲,详细讲解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政策,推动“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做强创新主体,完善梯度培育新体系

主体培育激活内生动力。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做好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实现科技创新主体培育数量与质量双提升。截止今年上半年,全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6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063家。石煤机、中车石车认定为市科技领军企业,构建了“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完整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技术攻关赋能企业活力。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集聚。今年上半年,完成工业投资11.9亿元,同比增长127.7%;完成技改投资11.38亿元,同比增长128.8%。新增4家河北省单项冠军企业;中车石车被认定为河北省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同福被认定为河北省工业企业质量标杆。数字之力激发科创动力。大力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荐33家转型试点企业,争创“小灯塔”、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神威药业、臻豆食品列入2023年河北省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试点项目;康普斯列入河北省首批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长安育才、三锦特种纺织列入2023年河北省军民融合企业;中车石车等7个首台套产品列入省重点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产品项目目录。

优化创新生态,打造创新发展新高地

开展入企帮扶,破解科创难题。按照“订单式”需求对接和“菜单式”服务供给模式,组织清华大学、河北省科学院等科技特派团深入企业开展科技巡诊,及时梳理重大科技项目和“卡脖子”专门领域开展政银企对接、专家会诊等专项服务,助力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人才优先,构筑强大引擎。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实施“科创先锋”“金牌高管”等百名行业名家重点支持计划,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科研院所专家教授与企业联合开展技术创新,达成多项合作成果。累计引进人才绿卡A卡人才27人、B卡人才291人、区卡人才2996人,推荐选拔市管拔尖人才6人、区管拔尖人才36人、百名行业名家93人。优化科创生态,营造创新氛围。成功举办两届区级创新创业大赛,133个项目获奖,奖金共计187万元。中航通飞华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石家庄航空科普实践教育基地”被认定为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中车石家庄车辆有限公司铁路厂史馆、菇源食用菌生产基地被认定为石家庄市科普示范基地。拥有有效发明专利657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17.34件,全市县区排名第一。

(责编/柯欣)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