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第一看点

锦绣之州探“食”究
——赵玉芬院士一行到渤海大学考察交流

6月10~11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玉芬教授一行到渤海大学进行学术考察交流,渤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赵晖,党委常委、副校长励建荣,人事处处长潘德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刘贺,党总支书记王桂英,宣大卫教授及本刊社长、执行总编辑宋文芳等分别参加了座谈与交流活动。

渤海大学校长赵晖(左二),宁波大学新药技术研究院院长赵玉芬院士(右二),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桂英(左一),宁波大学教授宣大卫(右一)在座谈会上


与“食”俱进  利国利民

赵玉芬院士在听取了赵晖校长和励建荣副校长的介绍之后,对渤海大学近年来的发展和食品学科所取得的成果表示赞赏,希望今后能够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在太空食品开发领域进行合作,为我国空间科学发展做出贡献。

在如何加强交流合作方面,赵玉芬院士指出,要想让法语这样的特色语言专业有更长足的发展,应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加强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根据市场需求培养一批应用人才。在了解了渤海大学在食品与生物信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后,赵玉芬院士建议,利用学校丰富的经验和安全的食品技术为中国宇航食品做出贡献,同时推进宇航高科技的民用化推广,使之转化为产品,服务于老百姓,让老百姓生活更健康,希望双方携手合作,发挥优势,为民生健康做出贡献。

为增强同学们科研趣味性,赵玉芬院士将亲笔题名赠送给渤海大学的五本专著《磷与生活》交给赵晖校长。

赵玉芬院士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作题为《奇妙的磷化学》的学术报告


“药食同源” 普世主流

赵玉芬院士在座谈交流会上,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师生作了题为《奇妙的磷化学》的学术报告。从磷在水与生命、火灾预防、生命中的化学物质、化学与药物、化学与食品安全、生命起源、资源与环境八个方面展开,赵玉芬院士生动形象地介绍了磷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详细阐述了磷化学在农业、食品、医学及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价值,重点介绍了磷酰氨基酸自催化作用,这也是她所创建的“磷酰化氨基酸是蛋白质和核酸的共同起源”理论体系的基础。对于现场师生提出的问题,赵玉芬院士耐心细致地一一解答,赢得了阵阵掌声。

报告会上同学向赵玉芬院士提问题


 “中医药作为我们中华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与其他国竞争的优势所在”,赵玉芬院士特别提出,中医药“治未病”的生命哲学,“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有望成为世界健康的主流,希望将食品与保健功能相结合,为世界健康做出更大贡献。在报告会的最后,赵玉芬院士向大家介绍了目前我国的航天事业,并以“如何为航天员在食品方面保驾护航”的问题引发思考,给食品专业的同学拓宽了思维空间。

赵玉芬院士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研究生们亲切交谈


在参观化学院实验室和食品院实验室后赵院士表示,学校环境很好,很适合做研究。在与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17级研究生座谈时,针对同学们学术研究以及人生规划遇到的问题提出建议,并鼓励同学们潜心科研,为国家做出贡献。

赵玉芬院士参观教学成果与实验室


“神农工程”  全民健康

6月11日,赵玉芬院士与宣大卫教授在学术上进行了交流。宣大卫教授详细介绍了生命科学信息系统以及“神农工程”,赵玉芬院士表示,将大力支持这一科研工作。“神农工程”是一项伟大且有意义的工程,加强中医药现代化工程与“医养居”项目相结合,有利于全民健康的实现,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项目交流合作,共同为民众的大健康事业做出贡献。

交流会后,赵院士一行参观了渤海大学古生物馆和满族剪纸艺术馆。博物馆内小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化石的奥秘、生命的起源、生物的登陆、鸟类的演化等关于生物进化和生命生化的内容,以及民俗艺术瑰宝——关东满族剪纸艺术的兴起、传承、制作、衍生品研发、民族符号在服饰中的应用等知识。

参加报告会部分人员合影,前排从右至左为渤海大学副校长励建荣(右一),赵玉芬院士(右二),学院党总支书记王桂英(右三),本社社长兼执行总编辑宋文芳(右四),宣大卫教授(右五)


手机体验


  • 微信公众号


  • 微信小程序


  • 手机版


  • 微分享